|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對登革熱多發的越南和柬埔寨兩國蚊子展開研究發現,當地蚊子已出現變異,使其對常見殺蟲劑免疫。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22日報道稱,當地一種傳播登革熱、黃疸病和寨卡病毒的蚊子出現變異的比例竟高達78%,能對合成除蟲菊酯這種常見殺蟲劑成分產生免疫。今年2月發布的另一份研究報告則指出,有兩類蚊子的雌性個體在接觸到非致命劑量的殺蟲劑后,會自覺規避噴灑過殺蟲劑的地方。這意味著無論在身體上還是直覺上,蚊子似乎都在逐漸習得對抗人類殺蟲劑的本領。研究人員表示,蚊子抵抗殺蟲劑的能力可能對傳染病防治工作造成嚴重威脅,特別是針對蚊子傳播的某些傳染病目前還沒有有效疫苗,只能靠殺滅蚊子來進行防治。
科學家建議,政府應選擇更有效的殺蟲劑來對付蚊子,也可輪換使用不同殺蟲劑,以避免蚊子形成免疫抗性。(汪品植)